年報披露季結束,一批上市公司也即將謝幕A股,提前“鎖定”退市。最新數據顯示,目前已有20多家公司“鎖定”強制退市,再加上年內已經退市摘牌的6家,今年以來強制退市公司將超過30家,且這個數字還在增加中。
2022年,面對多重壓力,A股整體業績仍保持穩健增長,5000多家上市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71.8萬億元,同比增長7.23%;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.21萬億元,同比增長1.38%。對于增持股票的原因,上市公司公告提及最多的是:“基于對公司內在價值的認可和未來持續穩定發展的堅定信心”。
今年以來,A股市場已有6家公司退市摘牌,另有20余家上市公司“鎖定”強制退市。長江證券分析師吳一凡表示,伴隨注冊制全面落地,退市配套制度應加快改革步伐,推進監管機構全面從嚴監管,進一步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。
面對面值退市風險,*ST泛海5月4日深夜宣布了以控股股東、高管為主體的增持計劃,以增強廣大投資者信心。但這次增持計劃在12小時內就受到深交所的關注,詢問是否存在“忽悠式”增持的情形。
首批企業債券發行擬募集資金合計542億元,主要投向交通運輸、產業園區、新型城鎮化、安置房建設、農村產業融合發展、5G智慧城市和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等產業領域。
不同的資產變現的速度是不一樣的,資產負債表中的各項資產,其實是按照變現的便捷程度來排序的。
資產的形式和種類看似繁多,其實大多都是為了和“錢”相互轉化兒存在的。資產負債表中的各類資產,其實不過是“貨幣”這一要素在特定時間點的不同形態。
隨著經濟的發展,企業的體制和資金形式在不斷地變化,進而報表變得更加復雜化,但其實萬變不離其宗。
IPO上會被暫緩審議3個月后,上海聚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(簡稱“聚威新材”)科創板IPO之路,以保薦機構第一創業證券撤銷保薦,而宣告終止。
《證券法》《民事訴訟法》等法律法規規定了包括協商和解、糾紛調解、先行賠付、責令回購、行政執法當事人承諾、單獨訴訟、示范判決、代表人訴訟等一系列投資者賠償救濟制度。
近日,證監會通報2022年案件辦理情況。2022年,證監會稽查部門嚴厲打擊各類證券期貨違法行為,全年辦理案件603件,其中重大案件136件,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和通報線索123件,案件查實率達90%。